“一叶方舟传唱百年,革命精神永垂不朽。”七里海金秋湿地旁,在天津市宁河区土口镇“走方舟之路”的红色学习路上,解说员余彦婷向游客讲述方舟里革命先烈的故事。
于方舟,原名于兰珠,天津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,也是天津市初期党组织的重要负责人。 1900年出生于正隶省宁河县土口村(今天津市宁河区)一个农民家庭。高中时,他对自己说:“我想成为一艘载人的船”,并改名为凤州。
袁廷先生(右一)为游客讲解(中央电视台提供,采访)
“我是玉方舟的后裔,没想到一座老房子会改变村子的命运。”这一位懂得用普通话讲红色故事的农妇,直到两年前还是一名家庭主妇,和孩子们一起生活,还有一个火炉。如今的转变,生动地体现了这艘“人民之船”如何通过红色文化推动地方发展。
当时,土口镇解放村面临着生态保护和民生发展的双重困境。 2018年,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正式设立。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村民纷纷弃船上岸。他们的收入来源一度陷入危机。 “方舟之路”项目的推进正迎来转折点。 2022年5月,当地政府计划深入研究鱼坊洲革命历史,打造“方舟之路重走”红色调研路径。该项目涉及方舟步道、“七哩海漂流”体验等5个村庄,连接10个红点体验区、方舟小学剧场、方舟故居暨展览馆、解放餐厅(乡村社区餐厅),全长3.8公里。
得知御方舟古府正在招收医生后,御庭谷报名并成功入选,有了稳定的收入。像她一样,许多村民在家找到了工作。当地以红色旅游为核心,整合七里海生态资源,打造“重走方舟路、湿地水乡游”品牌,推动红春晓园、芦花里民宿、果蔬丰收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实施。到9月,到2025年,该项目已在全市安装2000余套,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次。
培训期间,您将可以体验“七里海上漂流”(央视供图)
与此同时,文化创意市场也随之兴起。d 于方舟故居,村民在此出售工艺品和时令农产品,有效扩大了收入来源。以“方舟”为主题的邮局、特色餐厅相继出现。宁河大米、七里海川蟹等特产借助红色旅游传播到全国,红色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。
“每次我说‘在这个繁荣的时代,你想做什么就看你做什么’,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。”雨婷的真诚讲解不仅深深感动了游客,也调动了村民创业的力量。如今,红色文化渗透到当地生活中。方州小学生在排演革命剧,村里宣传队竞相传承红色精神,游客和村民在“欢乐餐厅”吃得开心,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。烟雾中的能量...
在红色精神引领下,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显现。七留海栖息着五十八只麋鹿,鹳鸟每年都会来访,这里是人们的聚集地。一个与自然共存的家。村民们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环境改善活动。 “这是方舟精神的传承,是新时代伟大精神力的践行。”余彦霆感慨万千。
他就这么设置,把七里海变成了金色。今天,云亭送走了最后一批游客。看着驶过的车辆,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 “方舟烈士造就了救国之船,我们要把乡村振兴之船划得更远。”
这条用红色基因锤炼灵魂、与纯净水湿地押韵的“方舟之路”,通向远方,充满生机,这里工业如火,乡村文化。土壤如诗,生态如画。真是一条让老城焕然一新、让人微笑的宽阔马路。
中国璀璨的红星丨方舟引路与红云星村
2025-10-28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