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落下帷幕。这两天,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齐聚上海。你谈谈你的看法,我谈谈我的研究。参加这次会议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很想了解现代中国,但仅仅看报告、听别人的意见是不够的。
无论是在会议讨论中,还是在会外访问时,许多外国学者谈到中国的变化时都感到惊讶。从基础设施的大幅改善,到民生保障的细致落实,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就在我们眼前,难以忽视。
但与此同时,不少学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。长期以来,西方世界的许多朋友都被困在“信息茧”里,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往往有一个固定的视角,要么聚焦特定话题,要么忽视特定话题。用老眼光看待新话题。很难看到真实的三维中国。
北京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伯忠在会上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。他引用英国学者凯利·布朗的话说:“如果你一直说你爱中国,但从未踏足过这里,这与说你喜欢某种菜肴但从未尝试过有什么不同?”
这很有道理!我们如何通过屏幕、基于有偏见的二手信息来了解中国?除非你在外滩,看看世界各地的建筑和陆家嘴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,你不会意识到这些年来中国已经走了多远。没有去过农村的人不会明白,“清水绿山是不可替代的财富”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。
当“上海倡议”提出并参与国内外当国际学者主动用汉语交流时,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学术热情,还有对不同文明之间真正相互理解和欣赏的期待。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,这样的对话是无价的。
所以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中国,你不仅要听别人说,还要亲自走走看看。这是有道理的。了解中国从来不是寻找“标准答案”,而是让大家架起桥梁,把中国真实的历史变成文明对话的共同语言。
最后一封信大家都很熟悉。 “我家的门永远敞开,我的手臂等待着你。”我们在这里等待所有的朋友亲自体验这个现实和这种情感。
世界汉学大会圆满结束!你想了解中国吗?真正地听、看、感受!
2025-10-17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