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邂逅中国,爱上中国】传统工艺会“流行”吗?国际学生在“天津三绝”探索老味道新生活
2025-11-21
编者注:
“我是外国人,但我看不到外人!”在中国,有一群“不见外人”的外国人。他们是吃中国菜、说中文、读古诗词、练太极拳、长着一张“外国人脸”的中国人。与中国的邂逅所产生的独特纽带让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这个国家。环球网“遇见中国,爱上中国”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名为“遇见中国,爱上中国”的短视频栏目。这是一个针对“没见过外国人的外国人”的系列短视频栏目,讲述了“没见过外国人的外国人”的生动故事,以外国人的视角真实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、社会变革和青山绿水。今天,本网发布第22期短视频《旧技术能否离开行业?》国际学生解读“天津三绝”中的古韵复兴。
味道城市里的美食往往隐藏在乡村食物中。在天津,有“老武里馒头”、“十八街玛哈娜”、“尼罗柳麻糬”三种口味被誉为“天津三绝”。这些不仅仅是老味道,更是传承了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密码。此次,来自泰国的Fern先生、来自俄罗斯的罗清阳先生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Kairon先生三位留学生,跨越海洋和山脉,一起走进了金威烟花的世界。近距离观看非遗技艺,见证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匠心、底蕴和独特魅力。天津味道到底有什么魔力? “三绝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历史?让三位国际学生探索“天津奇观”的迷人景点,感受中国文化的温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