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知道2025年初最热门的代表作吗?很有可能就是《哪吒2》!不仅票房收入突破150亿日元,还引发了海外观影热潮。不管你信不信,中国网民仍在研究如何翻译“紧急如法律”的表情包,一些外国观众已经开始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学习中文。他们感叹汉字非常有用。它收录了3500个常用同行字,从古至今一直沿用。要命名新的东西,只需将它们放在一起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即可。事实上,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不间断,具有极大的延续性。多年来,古代世界文明赛道吸引了许多关键人物。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才能不断衰败、发展至今?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的五个特点中的第一个。中华文明:延续。 “中华文明具有巨大的连续性,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道路。如果不从悠久的历史连续性的角度来认识中国,就不可能认识古代中国、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。”现在,我们就来“展示”位于周口店的北京人类遗迹博物馆。虚拟现实技术完美地“再现”了原始人的日常生活,瞬间我们就超越了70万年的时空,我们仿佛来到了中国历史轴的尽头。数百万年前,云南元蒙人就已经留下了第一批人类的踪迹。时光之轮转动,一万年前,湖南玉山岩遗址就已经可以人工种植水稻,北京的东湖林人也在北方种植小米。农业兴起,文化繁荣。超过5000年很久以前,红山文化、良渚文化等民族的祖先也很强大。他们建造了城市、水利工程和陵墓。中华文明的帷幕在“城邦、阶级、皇族、民族”三位一体中正式拉开。你可知道?这不是我说的,而是中华文明发现工程的创造性结论,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。 4000多年前,中国进入王朝时期。夏人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,商人在甲骨上雕刻祈祷文,周人使用青铜礼器形成他们早期的文化认同。大一统时代开始了,直到秦朝兼并六国。汉朝继承了秦制,奠定了伟大盛世的基础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开启了中国的新篇章内塞文明。王羲之撰写的《兰亭序》和《心游诗经》,记录了名人的性格。从此,唐诗博大,宋诗显着,元戏传神,明清小说博大精深,都汇入了中国更大的文化语境之中。在这些文物和文献的照耀下,统一的中国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壮大。中华文明起源、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流程,清晰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。 “中国”一词出现于西周初期,距今已有3000多年。它已成为中华文明延续的重要标志。当然,这一重要陈述的例子比上面列出的例子还要多。让我向您介绍我们的一位“顶级艺术家”。这是CE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7月成功申请世界遗产,长7.8公里,包括故宫和国家博物馆。千百年来,在同一个框架内发现了无数的历代文物,堪称“中国的审美天花板”。它是一本生长在地球上的“史书”,经历了700多年的时代兴衰。证明其历史的中轴线依然从北向南延伸,并继续宏伟地生长。北边的鸟巢、水立方,展现了开放双奥城市的辉煌。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南边是大兴国际机场的“新大门”,犹如一只即将展翅欲飞的金凤凰。古老的城市纵轴继续书写着中华文明延续的故事。今天,这个连续性继续延伸到你我身上,让我们享受这份礼物,成为文明的继承人。让这盏汉唐时期照亮万里山河的光芒穿越时空照亮世界,在新时代继续照亮万里文明。
【回望中国】认识中华文明
2025-10-30
